活塞式減壓閥利用閥體內啟閉件(活塞)的開啟來調節介質的流量,使介質的壓力降低。同時通過閥后壓力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后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當入口壓力不斷變化時,出口壓力保持在設定范圍內,以保護后續的生活和生產設備。這類閥門一般應水平安裝在管道中。
活塞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當高壓氣體未進入減壓閥時,閥芯(即活塞)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位于下殼體內腔底部,閥口(即S0)處于開放狀態。當高壓氣體進入上殼通道時,一部分氣體從低壓氣體出口通過串聯的“節流孔”(俗稱“定量孔”)進入呼吸器的呼吸系統;部分氣體沿虛線所示通道進入下殼底部,下殼底部氣體壓力增大,使閥芯逆彈簧力上升。閥芯的上升減小了閥口的開度,提高了減壓能力,降低了輸出壓力。經過這種連續的自我調整后,閥芯不再移動,力平衡。將其分別描述為各部分的運動,如下:
(1)副閥瓣的運動:減壓閥出廠時,調節彈簧處于松弛狀態,此時主閥瓣和副閥瓣處于關閉狀態。使用時,順時針轉動調節螺釘,壓縮調節彈簧,彈簧下座將膜片向下推動,克服副閥瓣的彈簧阻力,打開副閥瓣。
(2)主閥瓣的運動:介質通過閥前的控制氣路,通過副閥瓣,進入活塞上方的氣腔,形成一定的壓力?;钊诮橘|壓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克服活塞環與缸壁的摩擦阻力、主閥碟形彈簧的壓縮力以及介質對主閥碟片的壓力推動主閥瓣。閥瓣遠離主閥座,使介質流向閥后部。
(3)減壓狀態:閥門后面的部分介質通過閥門,控制氣路進入隔膜下方的氣腔,對隔膜形成向上的推力。當閥門后面的壓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時,該推力與預設的彈簧力平衡相結合。確定閥門的開度,介質經閥門節流后流向閥門后形成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