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傳感器的精度和響應范圍:
溫度傳感器一些應用,例如用于制造救生藥物的設備,要求溫度傳感器靈敏、準確,以進行關鍵質量控制;但是,某些應用(例如汽車中的溫度計)不需要精確或響應迅速的傳感器。
四種最常見的溫度傳感器類型,從高到低的響應性和準確性是:
1.負溫度系數(NTC)熱敏電阻
2.電阻溫度檢測器(RTD)
3.熱電偶
4.基于半導體的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類型:
1.負溫度系數(NTC)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是電阻值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連續、微小、增量變化的熱敏電阻。NTC熱敏電阻在低溫下提供更高的電阻。根據其RT表,隨著溫度的升高,電阻逐漸減小。由于每°C的電阻變化很大,因此可以準確反映微小的變化。由于其指數性質,NTC熱敏電阻的輸出是非線性的;但是,它可以根據其應用進行線性化。玻璃封裝熱敏電阻的有效工作范圍為-50至250°,標準熱敏電阻的有效工作范圍為150°。
2.電阻溫度檢測器(RTD)
電阻溫度檢測器或RTD將隨溫度改變RTD元件的電阻。RTD由薄膜組成,或者更準確地說,由纏繞在陶瓷或玻璃芯上的導線組成。鉑金是最準確的RTD,而鎳和銅是成本較低的RTD;然而,鎳和銅不如鉑穩定或可重復。鉑RTD可提供-200至600°C范圍內的高精度線性輸出,但比銅或鎳貴得多。
3.熱電偶
熱電偶由兩根不同金屬的導線組成,導線在兩點處電氣連接。這兩種不同金屬之間產生的變化電壓反映了溫度的成比例變化。熱電偶是非線性的。當用于溫度控制和補償時,需要使用表格進行轉換,通常使用查找表。精度較低,從0.5°C到5°C,但熱電偶可以在最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從-200°C到1750°C。
4.基于半導體的溫度傳感器
基于半導體的溫度傳感器通常集成到集成電路(IC)中。這些傳感器使用兩個具有溫度敏感電壓和電流特性的相同二極管來監測溫度變化。它們提供線性響應,但在基本傳感器類型中精度最低.這些溫度傳感器在最窄的溫度范圍(-70°C至150°C)內也具有最慢的響應速度。
日常生活中的溫度感應:
溫度傳感器對日常生活非常重要。這些重要的技術可以測量物體或系統發出的熱量。給出的測量值使我們能夠物理感知溫度變化。溫度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預防。溫度傳感器檢測到設定的高點何時出現,因此有時間采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