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學的基礎之一是電源管理是熱管理。功率效率和熱性能齊頭并進,因為系統浪費的能量始終表示為熱量。如果你能提高效率,你就可以降低溫度,你的電子設備工作得更好、更可靠。
相反,如果您的電子設備運行不佳,就會產生更多的廢熱,從而產生更多的熱管理、可靠性和安全問題。優化功率和熱管理將顯著提高生產力、成本效益、安全性和可靠性。逆變器、電機驅動器、電源、UPS和外部充電站必須能夠在-40°C至85°C(通常高達105°C)的環境工作溫度范圍內運行。
即使在內部最高溫度保持相對較低的逆變器應用中,此類電源系統通常指定為85°C運行,至少要確保適當的運行裕量而不會降額。汽車車載充電器的環境工作溫度要求最高可達125°C,而電機驅動的溫度最高可達105°C至150°C,具體取決于位置。
盡管許多系統使用風扇和其他溫度調節機制來管理系統熱性能,但對于溫度和性能動態變化迅速的系統來說,這可能很困難。此外,外部冷卻機制占用了額外的空間,可用于設計的其他方面,消耗額外的能量,并提出其自身的高效運行問題。
對于溫度可能快速變化的系統,測量系統電流可能是預測和管理系統熱性能的更快方法。監控實際電流水平的管理控制器可以確定電流水平是否迅速增加,指示潛在的災難性事件。
在系統運行時實時監控電流是潛在超出范圍事件和故障條件的領先指標,使系統能夠在潛在災難性事件發生之前預測它們,從而保護系統和關鍵組件。無論是什么問題,系統性能、系統可靠性或基本安全的故障識別都是必須盡早解決的問題。電流感應可以檢測潛在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系統停機時間和/或防止災難性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