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量范圍
稱重傳感器的測量范圍或稱重傳感器的容量是稱重傳感器可以測量的最低和最高測量值之間的差值。稱重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因您選擇的稱重傳感器類型而異。為您的應用選擇稱重傳感器時,確定稱重傳感器的測量范圍非常重要。每個稱重傳感器制造商都會在規格表中提供有關刻度范圍的信息,以幫助您確定稱重傳感器可以測量的最小和最大重量。
二、準確性
稱重傳感器的準確度是測試對象的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值。當測量值偏離真實值太大時,稱重傳感器不準確。然而,稱重傳感器的精度取決于許多因素,如溫度、蠕變、滯后和可重復性。其他因素包括激勵電壓的波動、所用指示器的類型和稱重傳感器的安裝方法。
三、解析度
對于顯示輸出變化的測量設備,應首先檢測其輸入的變化。然而,測量設備記錄這種變化的能力取決于幾個因素。稱重傳感器的分辨率是可以改變稱重傳感器輸出的最小力。然而,選擇分辨率更高的稱重傳感器并不意味著結果更好,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僅僅意味著稱重傳感器能夠顯示最小的測量值。對于不需要記錄微小重量變化的應用,分辨率更高的稱重傳感器沒有價值。
四、精確度和分辨率
稱重傳感器的精確度是指稱重傳感器測量物體施加的力的真實值的能力。它也是稱重傳感器的實際輸出和理論輸出之間的差異。稱重傳感器的分辨率是導致輸出變化的最小輸入變化。換句話說,分辨率是理論上可以檢測到最小變化的程度。對于稱重傳感器,分辨率是系統能夠稱量的最小增量。選擇稱重傳感器時,在精確度和分辨率之間取得正確的平衡非常重要。具有更高分辨率的稱重傳感器并不一定意味著它會給出準確的結果。同樣,精度更高、分辨率更低的稱重傳感器意味著您將無法記錄重量的增量變化。
五、敏感
稱重傳感器的靈敏度是輸出的變化和機械力輸入的相應變化。高靈敏度的稱重傳感器甚至可以測量力的最微小變化。典型模擬稱重傳感器的靈敏度水平以mV/V為單位,通常在規格表中指定為1mv/v-3mv/v范圍內。具有高靈敏度比的稱重傳感器可以檢測負載條件的最小變化,從而使應用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
六、零平衡誤差
零平衡是稱重傳感器在空載條件下的輸出。它通常表示為滿量程的百分比,也稱為“零偏置”。零平衡誤差檢查可確保稱重傳感器不會因過載、沖擊載荷或金屬疲勞而發生物理變形。要進行該測試,稱重傳感器必須處于“空載”狀態。這意味著所有的重量,包括自重,都必須移除。分開信號線,用毫伏表測量+/-信號的電壓。輸出必須小于制造商的規格。假設輸出為3mV/V的稱重傳感器上的激勵電壓為10V,零平衡失調為1%時的最大信號為0.3mv。
七、線性
稱重傳感器的設計遵循輸出電壓和施加負載之間的線性關系。然而,這是一種理想的情況。實際上,由于幾個環境和負載因素,輸出會略有偏差,用非線性曲線表示。該曲線代表從零負載到最大額定容量的直線的最大偏差。非線性也稱為線性誤差,并提供稱重傳感器在其整個工作范圍內的稱重誤差。補償電路和微處理器也可以用來線性化輸出。
八、響應頻率
稱重傳感器的頻率響應是稱重傳感器準確響應動態負載變化的能力。在施加重量或快速變化的情況下,選擇具有適當頻率響應的稱重傳感器非常重要。它有助于觀察者在給定的頻率范圍內優化稱重傳感器的穩定性和響應之間的平衡。在稱重傳感器規格中,頻率響應通常被指定為“帶寬”。根據經驗,通常選擇自然頻率比最高測量頻率高10倍的稱重傳感器。
九、輸入電壓
稱重傳感器輸入電壓(激勵)是發送到稱重傳感器輸入端子的電壓。輸入電壓是稱重傳感器工作所必需的,因為它是流經稱重傳感器內部惠斯通電橋的電流源。最大和推薦激勵值通常由制造商提供,應嚴格遵守以確保最佳輸出效果。
十、勵磁電壓
為了產生輸出信號,稱重傳感器需要一個激勵電壓。最大和推薦的激勵電壓通常由制造商提供。保持這些值對于確保最佳輸出結果至關重要。大于最大額定值的激勵電壓將增加電流并加熱應變儀。甚至可能導致儀器故障。低于制造商推薦值的激勵電壓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為了獲得最佳效果,請堅持使用推薦值。
十一、壽命
由于稱重傳感器由金屬制成,這些測量設備的使用壽命通常更長。但是,每個稱重傳感器都有特定的疲勞壽命,通常以周期時間的形式提供。例如,如果稱重傳感器的疲勞壽命為100,000次,則設備可以加載100,000次。如果加載次數超過規定的循環次數,稱重傳感器的性能可能無法滿足其規格的保證。此外,如果稱重傳感器受到沖擊載荷,或者如果施加的力超過其額定能力并持續很長時間,這些測量裝置的壽命將會縮短。如果使用、維護和保護得當,稱重傳感器可以使用數年。
十二、方向
稱重傳感器的方向是以正確的方式將重量放在測量設備上。如果稱重傳感器安裝不正確或方向不正確,它將產生不正確的讀數。大多數稱重傳感器的外殼上都有一個箭頭來指示負載的方向。當稱重傳感器安裝正確時,讀數將為正。驗證稱重傳感器終端是否正確連接也很重要。請參考制造商的顏色代碼指南,以確保稱重傳感器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