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感應器是根據紅外線反射的原理研制的,屬于一種智能節水、節能設備。包括感應水龍頭、自動干手器、醫用洗手器、自動給皂器、感應小便斗沖水器、感應便器。這是標準的稱呼,也有稱為熱紅外人體感應器。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所有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F代物理學稱之為熱射線。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太陽光譜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于1800年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他將太陽光用三棱鏡分解開,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帶位置上放置了溫度計,試圖測量各種顏色的光的加熱效應。結果發現,位于紅光外側的那支溫度計升溫最快。因此得到結論:太陽光譜中,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看不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也可以當作傳輸之媒介。太陽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大于可見光線,波長為0.75~1000μm。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2.5-3)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2.5-3)~(25-4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25-40)~l000μm之間。真正的紅外線夜視儀是光電倍增管成像,與望遠鏡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價格昂貴且需電源才能工作。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波長0.76~1.5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5~10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波長1.5~400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于2毫米。